曹操墓发掘(中国有哪些令专家学者感到尴尬的文物)

1. 曹操墓发掘,中国有哪些令专家学者感到尴尬的文物?

尴尬的文物无非跟sex有关。

比如:汉代画像砖《桑林野合图》、汉中山靖王的「仿生铜器」,这尺度太大了,详谈的话怕过不了审,再者网上也说烂了,人云亦云也就没啥意思。

说一个知道的人比较少的尴尬文物:马王堆帛书「房中术」,尴尬到中国的专家学者羞于发布,被日本抢先发布。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三种帛书《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十问》,目前中国所见最早的房中术出土文献。

汉代流行黄老之术,其实在汉代这些东西是非常流行的,不想今天一样动不动「三俗」

朱越利. (2003). 马王堆帛书房中术的理论依据(上). 宗教学研究(2), 1-7.

比如三号墓中的《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就是讲的如何「采阴补阳、延年益寿」,如何前戏、如何「运动」、如何还精补脑等等之类的:

现代学者一些解读:

朱越利. (2003). 马王堆帛书房中术的理论依据(上). 宗教学研究(2), 1-7.

这里要注意的是,马王堆汉墓有三个墓葬,是汉代长沙王丞相、軚侯利苍近亲属的墓葬:

保存得最好的一号汉墓就是辛追夫人,她是利苍的妻子。

二号汉墓辛追老公利苍,

三汉墓可能是儿子利希,或者说他的兄弟。(目前还没有定论,这个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

从墓葬中发现的印章确定了墓主身份:

图引自:陈松长. (2003). 马王堆三号墓主的再认识. 文物(8), 56-59.

出土文物结合《史记》文献记载,我们大致还原了【軚侯】的谱系:

引自:何介钧. (1982). 马王堆汉墓. 文物出版社.页11

马王堆汉墓是在WG时期发现的,我看了社会科学院当时发布一手的发掘报告,「医书」中完全没有提及「房中术」:

湖南省博物馆编. (1972).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1975). 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的主要收获. 考古(1), 47-57.根据当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世荣的回忆文章,当时对这些东西讳莫如深,除了发掘者根本没人知道这一批房中术文献。1981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把这批文献注释以后,以「中医养生类」文献《养生放》,发表极少人才能看到的研究古代医学刊物上。当年,日本学术交流团来访,作为学术交流,《养生方》送给了日本人,日本抢先以「房中术」文献发表。文章题目为:《亲历者忆马王堆发掘:《房中术》被日本人发表》,发表在三湘都市报

1980年中国古文字学会在广州召开,周先生去香港学术交流,当时饶宗颐先生询问:

饶宗颐和周鸿翔先生问我:“马王堆汉墓竹帛书中是否有房中术?”我不敢隐瞒,答复说:“有,但不敢发表。”饶、周两位先生说,国外学者很关注,希望早日发表。

一年之后,考古组顶着压力曲线出版,将「禁书」改称《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养生方」释文》刊登在《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1981年第2期)。

也就是在当年,日本医学代表团来访问,马王堆医学会将《养生方》的注释本,当作见面礼赠送给日本人。日本麦谷邦夫先生很快将《养生方》作了注释,把「禁书」在日本公开出版发行。

曹操墓发掘(中国有哪些令专家学者感到尴尬的文物)

2. 曹操墓门票多少钱?

曹操墓门票是60元/人。(开放时间8:00-18:00)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今临漳县西南邺北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经考古发掘得到确认,其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得到国家文物局认定就是曹操墓 。

3. 为何他的陵墓至今还保存较好?

这个问题,文史十八拍来回答。

说宋仁宗有魅力,这个没争议;说其陵墓保存较好,在战争年代也未被破坏,则就不准确了。事实上,他的陵墓还被重点地盗掘过。

北宋七帝八陵中,历史上共遭到过三次大规模的盗掘:第一次,是金国粘罕所带领的金兵的盗掘洗劫,在这次盗掘中,宋仁宗的永昭陵得以保存,赵匡胤的永昌陵也遭到了部分破坏;第二次,是北齐“伪皇帝”刘豫的盗掘,其盗掘的重点便是宋仁宗的永昭陵,赵匡胤的永昌陵在当时也遭到了不小的破坏;第三个时期,就是宋末元初盗墓贼的盗掘,这一次,赵匡胤的永昌陵遭到洗劫。

在下文中,我将具体进行细说。

1.一箭选址,宋太祖赵匡胤葬身之地选择太草率?

(宋太祖赵匡胤一箭选址,当初就没好好考虑考虑被盗的问题?)

北宋的七帝八陵,被盗得连后世的文物专家和盗墓贼都没有兴趣光顾,悲惨程度可谓史无前例。这么悲惨,肯定与其选址有关。我们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疑问或许就是:北宋的皇帝为什么要把坟墓全部建在巩义境内的嵩山以北、洛河之南130平方公里的黄土岭上呢?就没考虑过这个地方不好防盗?

大凡帝王陵墓,都是对盗墓有所戒备的,春秋时期楚王墓的飞沙走石、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都曾经让盗墓贼徒唤奈何。从中也可见他们的防备之心。但北宋皇陵,显然可没那么讲究。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赵匡胤自选陵墓的一个传说:赵匡胤非常想迁都洛阳,但被弟弟赵光义和群臣阻拦,心中非常悲苦。他从洛阳回开封经过巩义,祭奠埋在这里的父亲时,更是悲从中来。于是,他登上阙台,面向西方,要来弯弓,对臣下说:“我生不能居西京,死当葬此地。”言罢弯弓搭箭,箭向西北飞驰而去,箭落地就是今天的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

(北宋皇帝陵墓分布图。能不能从中看出风水讲究?)

与这个传说相伴的是,许多宫廷的阴阳术士也找出了不少葬在此处的理由,把巩义说成是天下第一风水宝地。而与一般历代帝王陵的选址不同的是,北宋皇陵的风水理念比较反常奇特。《永定陵修奉采石记》概括了其选址的风水依据。大致意思是说,巩县这个地方,是风雨所会,阴阳所合,天地的中心位置,从来都是帝王所居之地,嵩山峻极峰正是天和地的中心柱。在宋陵地宫的顶部,绘制的就是这样的星象图。

(风水再好,也不能忽略人的因素,这个“人”,是活的人类,不是石像。)

更重要的是,巩义也符合北宋王室的建陵要求。宋代流行“五音利姓说”,赵姓属于角音,对应五行中的木,木生东方,阳气在东(开封),赵家皇帝必须在西方安葬,且陵地需要东高西下,所谓“东高西下为角地……南高北下为之征地,角姓亦可居之。”巩义东南多山,西有洛河北流,注入黄河。按堪舆学说法,南山北水,山高水来就是富贵不断,巩义实乃赵宋不可多得的皇家坟地。

但风水再好,讲究再多,唯一的缺陷就是忽略了对陵墓影响最大的因素——人。赵家永世万代还好,一旦改朝换代,只讲风水不讲防备的宋陵,也就很容易给你挖个乱七八糟了。

如此,宋太祖赵匡胤的一箭选址,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

2.第一次盗陵:金兵将宋仁宗的永昭陵地面建筑毁坏大半,陵墓未盗

(当年金兵盗陵时,地面上还有这样的建筑存在。)

这草率的一箭选址,很快就见到了恶果。这便是金兵的大肆盗掘。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11月15日,金兵统帅粘罕率军自孟津渡过黄河。17日,抢掠、焚烧了会圣宫,永安、巩县守军闻风投降。27日,金兵帅府进驻永安县城,粘罕就带领将士查看永安诸陵。他们看到上宫建筑金碧辉煌,下宫祭器耀眼夺目,便产生了抢掠的念头。但粘罕却假惺惺地禁止驻军抢掠陵庙器物,还置备大礼派人吊祭永定陵和永昭陵,以掩人耳目。

同年闰11月25日,金兵攻陷东京,北宋灭亡。胜局已定,金兵就开始了对诸陵的抢劫。他们首先哄抢下宫、献殿及各禅院的金银玉器、古玩字画、衣服什物等;继而又开始大规模地挖掘坟墓。他们对小墓采用揭顶的方法,对大墓则从陵台侧坡挖洞,撬开墓顶券石,绑绳而下。每座墓地都多次遭受到洗劫,陵区内一片狼藉。

(从原来的宋朝疆域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到宋金对峙形势的变化和金兵之所敢盗陵的优势所在。)

南宋统治者听说后,便派三京淮北宣谕使方庭硕到巩县拜谒陵墓。他回禀宋高宗赵构时提到,除了宋太祖的永昌陵之外,其他皇陵都遭到了惊扰侵犯,宋哲宗的尸骨暴露在外,他实在不忍心,就解下自己的衣服盖在了尸骨上面。另一位郑刚则在他写的《西行道里记》中描述了宋仁宗的永昭陵的情况,说其地面上的建筑基本损毁大半,皇后的陵寝已被火焚,只不过皇帝的陵墓还没被盗掘,“惟昭陵如故”。

3.宋仁宗的魅力,或征服了金国将士的心,因而“惟昭陵如故”

(学习皇帝好榜样,“仁宗之仁也,三代而下,一人而已”。)

“惟昭陵如故”,这五个字是值得玩味的。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永昌陵和宋仁宗的永昭陵外,其余的都被破坏了。开过皇帝的不说了,那是雄才大略式的人物,对于一个不太著名的皇帝宋仁宗,金兵为何如此客气?这恐怕跟宋仁宗的个人魅力不无关系。

说起来,在历史上,宋仁宗没有秦皇汉武的丰功伟业,也没有唐宗宋祖的雄才大略,也缺乏乾隆下江南那样的戏剧性经历,可说是在历史上存在感极低的一位皇帝了。但他的个人魅力在哪里呢?

有一点就可以看到,宋仁宗朝的人才之盛,历史上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比肩。苏轼就说过:“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既自以为肱骨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远者,又留以为三世子孙百年之用,至于今赖之。”明代李贽也曾感叹说,仁宗一朝,“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仁宗皇帝培养的人才,像这石人一样,可以排上一大排。)

宋仁宗赵祯庙号“仁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庙号为“仁宗”的皇帝,朱熹的老师就认为:“仁宗之仁也,三代而下,一人而已。笑言承恩,咳唾为泽,熏酣沉浸四十余年,所以维民者尽矣。”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将其列为可与汉文帝、唐太宗比肩的最值得后世君主效仿的圣君。也可见后世对其的景仰。

1063年,宋仁宗去世时,当时才七岁的邵伯温与父亲一起居住在洛阳。多年以后,他仍记得宋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到洛阳时的情形,“城内军民以致妇人、孺子,朝夕东向号哭。纸烟蔽空,天日无光”。他还在他的《邵氏闻见后录》中说:仁宗驾崩后,宋朝派使者到契丹发讣告,燕境民众聚集在一起痛哭。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拉着使者的手,放声痛哭说:“我有四十二年已经没有打过仗了。”后来,辽国还葬仁宗皇帝所赐的御衣,严肃对待的程度好像对待其祖宗陵墓一样。

这情形,在金国恐怕也是如此吧。粘罕拿着重礼吊祭宋陵,即便有点假惺惺,但永昭陵还是其祭拜的两座陵墓之一,其中并不能排除其对宋仁宗的敬重。不然,也不会“惟昭陵如故”了。

4.第二次盗陵:“儿皇帝”刘豫将宋仁宗的永昭陵当做重点盗掘目标

(宋陵中断头的石像。“儿皇帝”刘豫对宋陵的破坏,可要比这石像的断头更厉害。)

金人夺得地盘过多,加上反金势力异常强大起来,为了稳固统治,1130年,就扶植了投降的宋朝官员刘豫为大齐皇帝,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儿皇帝”。两年后,刘豫将其首都迁到了开封。

刘豫少年时就是个惯偷,常为乡人所不耻。他在开封做起“儿皇帝”后,在绍兴二年的一天,西京奉先指挥兵士的李英拿着从宋陵内盗窃来的玉注碗,在开封拍卖,被刘豫的部下抓获了。刘豫见这件东西很漂亮,知道并非民间物品,就问哪里来的。知道是从北宋皇陵挖来的以后,又问了问金兵盗陵的情况,就决定自己也干上一票。

(老照片中的宋陵,经过“儿皇帝”等一干人的盗掘,所剩似乎只有一堆黄土了。)

刘豫这货儿,为了盗掘陵墓,还专门设立了官职,叫淘沙官,任命谷俊为淬京淘沙官,负责盗掘汴京附近的坟墓;刘从善为河南淘沙官,负责盗掘洛阳、巩县一带的山陵与坟墓。

刘从善就带着一群士兵,直奔洛阳与巩义,同时与永安县伪守窦玖勾结起来,专门挖掘金兵没有盗过的墓,对已盗过的也要再次挖掘。抢劫之后,为了消灭罪证,还放了一把火,将陵墓上的建筑及园林尽行烧毁掉。

在这次盗陵中,他们盗掘的重点就是宋仁宗的永昭陵,但赵匡胤的永昌陵在当时也遭到了不小的破坏。

4.第三次盗陵:盗墓贼挖了赵匡胤的墓,被毒液灼伤

(镇墓兽镇不住盗墓贼们疯狂的盗墓。)

“儿皇帝”刘豫都带头盗陵,这直接带动了当时的风气。由于宋陵当时无专人管理,民间盗掘相继在宋末元初兴盛起来。

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那时河南洛阳有一伙盗墓贼,其首领叫朱某。朱某经过调查得知,刘豫盗掘永昭陵时,无意间破坏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但并没有打开赵匡胤的棺椁。因而他就带人直接去盗掘了永昌陵。

(麦田里隐现的狮子头,仿佛在讲述宋陵的悲伤被盗往事。)

打开赵匡胤的棺椁,发现里面完好无损。搬运完里面的宝物后,见赵匡胤腰里束着一个玉带,就想取下来。但因赵匡胤尸体太重,取玉带很困难,朱某就用绳子绑着赵匡胤的肩膀,然后就与其面对面,再将绳子另一端接环套在自己的脖子上,用力抬头将尸体撑起来,以便解下玉带。但没想到的是,这腐坏的尸体由于受到挤压而从口中喷出了黑水,结果喷了朱某一脸,洗也洗不掉。

(希望现代人能像这些石人一样,常年不离不弃地守护好宋陵,防止朱漆脸们的黑手。)

这把朱某吓得不轻,以为是防盗的毒液,谁知过了几天没把自己毒死,这才放下心来。不过这黑液始终洗不掉,粘在脸上始终是一块黑,朱某也因此得了朱漆脸的绰号。

后来,这货盗贼被官府捉去杀了头,但盗墓之风并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更加猖狂。此后,元兵也曾进行过盗掘;清末和民初,文物古董商勾结帝国主义分子也进行了掠夺。著名的包公墓,就是在1931年被巩义的贺某给挖掘的。

可惜一代王朝的帝王们,死无安身之地。活着的时候很有尊严,死罢以后万事空,这也告诉我们,再好的风水,也不一定可靠。

4. 对谁的墓争议很大?

历史上,对名人的墓有争议的很多,成吉思汗陵墓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

众所周知的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邻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为5A级景区。现今的成吉思汗陵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而其实,我们现今所看到的成吉思汗陵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所谓的衣冠冢,即以死者的衣冠等物品代替遗体下葬,而并未葬有死者遗体的墓葬。那么成吉思汗真正的陵墓又在哪里呢?

首先来介绍一下“陵”的概念,蒙古族与汉族理解不同。“陵”在古汉语里的意思是“大土山”,由于古代帝王的陵墓在外观上是类似“大土山”的凸起物,进而引申为“帝王陵墓”。而蒙古族所谓的“陵”,蒙古皇族下葬后,先用几百匹战马将墓上的地表踏平,再在上面种草植树,而后派人长期守陵,一直到地表不露任何痕迹方可离开,知情者则会遭到杀戮。他们并不追求外在意义上的高大雄伟,而是要“平如平地”,更渴望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公元1227年8月,成吉思汗病逝于六盘山下的清水县,终年66岁。《元史》中对成吉思汗的死亡过程的记载寥寥数语,“成吉思汗二十二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行宫。”传说,成吉思汗下葬时,为保密起见,以上万匹战马在下葬处踏实土地。为了便于日后能够找到墓地,在下葬处,当着一峰母骆驼的面,杀死其亲生的一峰小骆驼,将鲜血洒于墓地之上。等到第二年春天绿草发芽后,墓地已经与其他地方无任何异样。在这种情况下,后人在祭祀成吉思汗时,便牵着那峰母骆驼前往。母骆驼来到墓地后便会因想起被杀的小骆驼而哀号不已。祭祀者便在母骆驼哀号处进行隆重的祭奠。可是,等到那峰母骆驼死后,就再也没人能够找到成吉思汗的墓葬了。所以除了蒙古高原上的疑似墓地以外,再没有任何已经获得证实的陵墓。

对于成吉思汗墓地共有五种说法:地点一: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

说葬在蒙古国肯特山的原因是,成吉思汗生前曾对随从说,“我死后就葬在这里”。据《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葬于肯特山起辇谷,其父也速该死后葬于此山。成吉思汗本人亦多次受此山荫辅,躲过大劫,他终生酷爱此山,每逢重大事件,必进山朝拜长生天。

地点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

这源自当地的一个传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途中,意外将手中的鞭子掉落在地下,于是就将这里作为墓地所在地。这里也就是如今成吉思汗陵所在地,也是之前所说成吉思汗的衣冠冢。

地点三: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

这一观点来自于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的记载,“成吉思汗葬于一山中,山名叫阿勒台。”而阿勒台山就是现在所说的阿尔泰山脉。

地点四:宁夏的六盘山。

理由是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附近,元朝皇帝及贵族对这里的一系列祭祀活动,比如忽必烈、南平王秃鲁、将军李进、总帅汪惟等人,都曾以驻跸、巡视、练兵等名义,多次来到六盘山。

地点五: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阿尔塞石窟附近。

源自内蒙古杜科院研究员潘照东的说法,这里的地貌、地名等特征与《蒙古秘史》、《史集》等史料中关于成吉思汗墓葬之地的描述极为相似,并且在阿尔塞山的一个石窟中还有一幅与成吉思汗的安葬关系密切的壁画,这幅壁画应是《成吉思汗安葬图》。

5. 怎么殷墟遗址在安阳?

朝歌就是殷墟,这可是诗圣杜甫的祖先杜预的研究成果。然而,孟子教导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时我也认为全信的话就是愚鲁。于是在下觉得杜预说的也是模棱两可,我今天就把这个模棱两可变成一锤定音。

最初我也曾认为杜预说得对,可对比神话影视、历史文献。我发现“纣王的都城在朝歌,而朝歌在河南淇县,怎么殷墟遗址在安阳?”这真是一个烧脑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神话与历史相矛盾的问题,更是历史与历史相矛盾的地方。

《左传·定公四年》载:“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杜预注曰:“殷虚,朝歌也。”

倒不是杜预把殷墟说成殷虚,因为左丘明记录的也是殷虚,其实这里的殷虚是通假字,通假的字正是殷墟。我们还是从商纣王的朝歌说起吧,这里面也有很多颠覆你观念的真相。很多人知道朝歌这个地方,还都是得益于大型古典神话连续剧《封神榜》。

不过,《封神榜》犯了一个发音的错误,这个错误倒不像把”耄耋(maodie)”说成“耄耋(maozhi)”那么严重,但依然不能让淇县人民接受。

不过之前最不能接受的应该是浚县人民,而现在最不能接受的是鹤壁开发区的人民。这个问题就连《封神榜》里的演员都把朝歌(zhaoge(朝歌(chaoge)。

《封神榜》这部电视剧影响很大,很多人都把朝歌(chaoge)当成了正宗发音。淇县人民不能接受的是,朝歌就是淇县的古称,在汉太祖时还设立了朝歌县,朝歌被定为朝歌之前就是沬邑。

那为什么之前为什么浚(xun)县人民不能接受呢?朝歌的确是淇县的古称,但商纣王的宫殿,尤其是“天子死社稷”地——鹿台并没有在淇县,而在浚县。

汉高祖刘邦在河南省鹤壁市还成立了一个县叫黎阳县,黎阳是什么意思呢?很明显是黎明的太阳。而朝歌又是什么意思呢?大抵是对着朝阳而歌唱。

据《淇滨文史资料》考证,商纣王的殉国地鹿台就在今天的鹤壁市淇滨开发区钜桥镇刘寨社区、王寨社区之间。

鹿台其实是个错别字,其正确用字则为廪台。廪生是廪膳生员,廪台其实就是商纣王的粮仓。明朝“嘉靖七年岁次”的石碑记载的今天钜桥镇唐庄社区原名为宫堂村,这里的宫堂就是商纣王的宫殿所在地。然而,个人认为在今天浚县卫贤镇前后公堂才是真正的商纣王的宫殿所在地。

公堂村本为宫堂村,宫堂是宫议堂的简称。我私下认为,前公堂当为前宫堂,是商纣王的办公所在地;后公堂应是后宫堂,是商纣王寝殿后宫所在地。

既然宫殿都在浚县,浚县人民不能接受“朝歌”的错误发音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在2008年之前,不要说刘寨、王寨就是整个钜桥镇也都是属于浚县,甚至来说,淇滨区的主体在2005年原本就是浚县的大赉店镇。

另外,我们一直以来有个误区,商纣王的说法并不正确。这里,我特别想补充的是,尽管我前边多次提到商纣王,但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殷纣王。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是殷墟而不是商墟,商朝从盘庚时期就改国号为殷了。可不是盘庚爱迁都,他的老祖先都爱迁都!

商朝的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可从建国以来,商朝就成为了“流浪王朝”。

他们从番开始迁,陆续从商丘(亳)迁到郑州(嚣),后来又一路向北走到了安阳。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安阳是安阳西,可不是后来的殷而是相(地名)。根据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在《西京赋》的记载,商(殷)朝前后迁都了13次,王国维将这前八后五的迁都地方逐一考证。

(据王国维《说契至于成汤八迁》一文)可以归纳为:

亳(契居)→①番(契居)→②砥石(昭明居)→③商(昭明、相土)→④泰山下(相土)→⑤商丘(相土)→⑥殷→⑦商丘→⑧汤居亳。

五迁:中丁迁都于隞(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河亶甲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市西),祖乙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台);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商朝君主爱迁都,也并不是什么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安全、为了发展。

商王朝自盘庚至纣的都城。

公元前1298年(前1319【1046+273】),盘庚从奄迁移到了老家的老家商丘,可没多久就又迁到了北蒙。

北迁的过程很曲折,贵族都不愿意,这次迁都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躲避自然灾害,同时也是为了强化对贵族的控制。奄就是后来孔子的老家曲阜,而北蒙(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就在今天的安阳,被盘庚改为殷,同时也将国号改为殷。这就有意思了,殷王朝的就是殷,这就和新加坡的首都是新加坡城一样有趣。

《古本竹书纪年》:“盘庚即位,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史记·殷本纪》 《正义》 引 《括地志》:“ 《竹书纪年》: 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魏国的《竹书纪年》说的是盘庚自从迁都到安阳到殷纣王自焚,这273年都没有迁都。可您一想,不对呀。《封神榜》里明明记载殷纣王的首都是朝歌呀!

《封神榜》是神话电视剧,最初源自于明朝隆庆、万历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也叫《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别看又是神话电视剧,又是神话小说,但说的朝歌是首都也不算太大的错误。

这《商周列国全传》话本最早在南宋时已形成,话本再不靠谱,也不至于编造首都吧。更何况,把朝歌定为首都,古典文献都有记载。第一段,我不是说了吗?杜甫的祖先杜预还说朝歌就是殷墟呢!真相是什么呢?

其实,将朝歌定为殷朝的都城帝辛(殷纣王)并不是第一人。

《史记正义》似乎和《竹书纪年》很过去,后者说二百多年没迁都,前者说盘庚的侄子一代明君殷高宗(经常讹称为商高宗)的武丁(妇好的老公)就在南边的沬邑设立都城,还被称为武丁城,这武丁城就是后来的朝歌城。

不过武丁很快又迁回北蒙,然后武乙、文丁、帝乙、帝辛也都一次又一次地迁过来,还把沬邑改为沬都。殷纣王还对沬都进行旧城改造大升级,其规模很大,已经毗邻了城西的朝歌山。热爱游山玩水的殷纣王,在山上俯视沬都,向阳而歌,遂将沬都改为朝歌。

朝歌是殷朝的都城,后来成为了废墟,称之为殷墟也说得过去。我们经常所说的殷墟一般都是河南五阳(包括县级有十五阳)之北的安阳。

如果没有《封神榜》电视剧,也许有太多太多的人只知道殷朝的首都是安阳,殷墟是安阳,而不知道朝歌也是都城的事儿。那么问题来了,安阳与鹤壁市开发区南边(不能狭义地理解为淇县)哪个是正宗的殷墟?或者换句话来说,安阳与鹤壁市开发区南边哪个才是殷朝的首都呢?莫非殷朝有两个首都吗?

殷朝何止有两个首都,人家有四个首都好不好?正宗的首都就是安阳,安阳是名副其实的首都,而包括鹤壁南部在内的三个首都,只能算行宫陪都。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我们历史有两京制、三都制、五京制什么的?其实发源最早的还属于殷朝(商朝)。在殷朝晚年设立四都,分别是国都安阳、陪都朝歌、陪都沙丘、陪都邯郸。而这种“合纵”一条线的四都制,正是殷纣王的首创,而这可不是我乱说的是。有史册记载为证。

“纣广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离宫别馆。”(《竹书纪年》)

很明显从历史的记载上来看,朝歌的“存在感”、“出镜率”很明显高于邯郸还有沙丘,由此可以看出朝歌的地位。也就是说这陪都也是有等级的,也是要分个一二三等的。

如果按陪都尤其是第一陪都来说,杜预所说的是殷墟是朝歌也不错,毕竟朝歌不仅是殷朝的地方而且还是第一陪都嘛!倘若把殷墟定位真正的、唯一的、正式的国度的外,那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安阳。

朝歌和安阳的关系像极了今天的斯里兰卡、德国等国家的首都和行政中心(陪都)。斯里兰卡的首都是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科特,其行政驻地却在科伦坡。德国的首都是柏林,但他的政府所在地却是波恩。

6. 古代的墓都去哪里了?

我五岁那年,农村整体规划,我们家在拆房子挖地基的时候,在东边两间房子的地下挖出来一口棺材。

这可是一件很晦气的事啊,可是我父亲怎么也想不明白家下面怎么会有坟子,因为在建这个房子前,爷爷还专门请了能人帮忙看过,当时能人说我们家选的位置风水宝地,所以才建的。

至于当时为什么没有发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建的是土房子,没有地基,只是在贴着地的地方摆放了石头而已。

由于当时建房子没有管理,村里的人其实都是自己去选一块地,只要村长点头就能开建,却没有想到躲防万躲,我们家还是没有躲开别人的墓地。

挖出来棺材本就晦气,但是也不能随便动棺材,所以父亲请来了村里的德高望重的老人,老人看完以后说:“你家换个地方吧!这里是人家的地方。”

听完以后,父亲苦恼地说:“造孽啊!躲都躲不开啊!”

既然老人说让我们换地方,我父亲也只能去找村长另外申请了一块地皮,在此之后,父亲给那口棺材烧了些纸钱,希望“他”不要计较我们的打扰。

虽然不知道挖出来的是谁家的祖坟,但是通过这件事,体现了“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的意思,也为我们解答了为什么早前土葬的很多,为什么却没有看到坟墓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农村,大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但是亲人也有远近之分,怎么判断亲近的远近呢?

很多老人就会说:“如果出了五服,就感觉没有那么亲近了。”

那么,老人说的“五服”是什么意思呢?

农村所谓的“五服”,指的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体系。

当然,关于“五服”的说法有多种多样:

“五服”说最早见《尚书·禹贡》: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靡,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从畿服重地到藩属下国逐层管理,兼举文教武卫,声教讫于蛮荒,这体现了华夏王朝历来的治国思想渊源。

这段话简单可以概括为:

王四周各五百里的区域,叫做甸服;

甸服以外各五百里的区域叫侯服;

侯服以外各五百里的区域是绥服;

绥服以外各五百里是要服;

要服以外各五百里是荒服。

通过上面五服可以看出,离王城越远,人际越荒芜,但是还都在王城的管理范围内,一旦出去五服,就是别国的领域。

当然,如今我们不再是这样的分类方法,我们目前是按照亲疏关系进行定义五服的,也就是现今老人常用来说的几辈人的意思。

我老家是这样定义五服的,从自己开始推算,依次是父亲、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这五代人为“五服”之内的同族宗亲。

不过也有的地方是从自己往上到爷爷辈,往下到孙子辈算五服的,每个地方或许都不一样。

一般在五服以内的话,无论怎样,都会知道五服内的亲人埋在什么地方,而像我们家挖出来的棺材,就是过了五服以后,成为了一座无名坟墓,如果不是我们家拆建的话,他将永远埋在地下,无人可知。

那么“人过五代另起坟”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在古代,五代是指以自己为准,向前为父辈、祖父辈、曾祖辈、高祖辈,从高祖辈开始的这五代人为亲人。

而五代人中,自己的父辈、祖父辈、曾祖辈、高祖辈逝去以后,很多地方是安葬在自家的农田里,葬的多了,农田就被占用的太多,有的人家一亩地里有十几个坟头。

所以,当到了第五代以后,地里已经不能再安葬了,所以就会另寻他处,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影响自己的后人祭祀先人了。

久而久之,新起的坟因为后背都健在,所以日常还有人打理,而之前逝去的祖父辈、曾祖辈、高祖辈年轻一辈或许都不知道在上面地方,慢慢地也就不再过问,这也是农村老人常说的:“上坟不过三代”的意思。

而在改革火葬制度以前,大部分地方都是用泥土堆积的坟墓,平时有人打理的话,坟墓还清晰可见,但是如果无人搭理的话,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雨水洗礼,坟头就消失了。

除了没人打理之外,还有几个原因是坟墓消失的原因:

1、古人的墓葬很多埋在地底下或山洞里

近些年来,我国经常会在一些工地或者河边发现深藏在地底下的墓葬,这些墓葬大都在地下几米深的地方,而且机关重重。

在古代,有钱人家对殡葬相当重视,一是要考虑风水,二是还要考虑防盗,所以,一般选的墓地都是一些深山或者地下很深的位置,不要说现在很难发现,就算是以前也很难找到。

就算是穷苦人家的人死去,也大都不愿意让死者暴尸野外,会选择在深山里找个山洞。

当然,还有一些超级穷的人,死后会随便找个荒郊野外的地方,用石头将尸体盖住,对于这样简单的坟墓,很可能家属前脚刚离开,后脚一些猛兽就把石头扒开,将尸体叼走了。

2、移坟还耕

受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偷埋乱葬、侵占耕地等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近年来耕地、林地及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等禁止建造坟墓的地区仍有大量违法坟墓存在。

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殡葬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偷埋乱葬、以罚款代替火化、骨灰装棺重葬等现象比较严重,既加重了人民群众负担,又占用了大量耕地。

所以,有些省份就动员群众,“省下方寸土,留给子孙耕”,这是他们奉劝各家各户把地里的坟墓移走的宣传语。

坟子在农田里确实占用了土地,可是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蓝天之下,死了以后不埋在土里埋哪里呢?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移坟还是推行了下去,几千几万的坟墓就此消失在田野里,也是坟墓少的一个原因。

3、开荒迁移和破坏

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下,人们生活的区域越来越大,这就代表着需要更多的土地,而随着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很多坟墓在这个过程中要么被迁走,要么被夷为平地。

古代,人们为了有田可以种,很多无名的墓葬都被铲平,被人们种上的庄稼。

现在,人们为了高楼大厦,很多无名的墓葬被破坏或移走,被人们盖上了房子。

古人葬人,没有固定的地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人们开发土地的过程中,坟墓越来越少。

写到最后:

“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

如今生活在农村里的人,很少见到五服以内的家族共同祭祖了,导致这样结果的最大原因就是老一辈的人渐渐都离开了,而年轻人对三服以上的祖辈并没有太多感情,所以,导致后面的年轻人的距离也远了。

而随着更多的年轻人留在城市,终有一天农村将成为空城,到那个时候,现在还存在的这些坟墓,也会消失在岁月里。

7. 曹操的墓开启了吗?

谢邀,本人从事文博工作十多年,就由俺这文物管理员说说吧!2009年12月,根据国家文物局认定,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并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由此来看,曹操墓已经被开启了。当然,还有很多人对此存疑,这也属于正常的学术交流范畴。

一、墓葬形制: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曹操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墓葬全长近60米,占地面积740平方米左右,由墓道、墓门、封门墙、甬道、前后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墓中发现三个棺椁残痕,其中后室一个, 为石棺床,后室南北侧室中各有一个,均为木棺。墓葬中有三具人骨,除了墓主外,还有两个陪葬女人。

二、出土文物:该墓虽曾多次被盗掘,但仍存一些随葬品,共出土器物200多件,包括铜带钩、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龟、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等。其中极为珍贵的一共有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三、认定依据:

1、墓葬形制、规模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时期的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与文献记载的曹操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2、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与年代相符。曹操主张薄葬,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装饰简单,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一些玉器等应是曹操日常佩带之物。3、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灵柩于建安二十五年二月运回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市安丰乡丰乐镇。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的墓志,墓志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与高陵完全相符。4、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 此次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5、墓主人为男性,经过科学检测,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三、专家疑问

很多人认为说该墓是曹操墓有疑点,比如魏武王称号。历史上除了曹操外,十六国时期冉闵,姚襄等也都有“魏武王”的称号。曹操葬礼由曹丕主持,时曹丕继为魏王,应不会直称父亲为“魏武王”,而只称作“武王”;就算要使用全名,也应该用“汉魏武王”而不是“魏武王”;学者以此判断发现之陵墓“不为”曹操墓。

考古学家、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苹芳认为,西高穴大墓绝不可能是曹操墓,因为西高穴2号墓的形制与曹休墓是一个级别的,也就是侯这一级的,而不是王或帝王级的。

魏晋南北朝文学专家袁济喜认为,有关方面公布的“曹操墓在安阳”证据并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证明。在还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公布相关消息,有悖学术研究的严肃精神。不能否认西高穴墓墓主认定的其他可能 。

四、答疑:

1、石牌因地层关系无法造假。石牌为真,最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考古地层关系,这种地层关系是没有办法造假的。石牌上的皮壳、土垢、水垢无法造假到这种程度。

从文字方面,石牌上的文字的结构、书体、用法以及文字内容都经得起时代风格、典章制度、组合关系检验。2、魏武王称号为真。有观点指出,这种称呼将阴名和阳名混为一体,没有任何文献中提及。但其实文献中是有记载的,例如《魏氏春秋》中:“魏武王姿貌短小,神明英彻”;《宋书·卷二十三·五行三》:“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秃鹙鸟集邺宫文昌殿后池。明年,魏武王薨”。

曹操生前是魏王,他死后谥号武王,后来他的儿子曹丕当上皇帝,于是曹操就被追称为“魏武帝”。但曹操下葬的时候,曹丕还没有称帝,因此他只能被称为“魏武王”。

五、为何难以认定

东汉末年盗墓成风,曹操深知这是由厚葬造成的,因此曹操主张丧葬从简,根据他的遗令,他的墓葬没有封土建陵,没有大量的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随着沧桑变化,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唐太宗李世民还曾为曹操墓作祭文,但到了宋代,就无人知道曹操墓所在了。

此外,许多人不相信奸诈的曹操会如此简单地打发自己,因此认为这是曹操使用的疑兵之计,认为他设置了72座疑冢,不少人对此信以为真,使得曹操墓的认定更是扑朔迷离。

这是关于曹操墓是否开启的一点回答,您不一定满意,因为很多专家仍旧在质疑探讨,我们还真没法下定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愿今后能出土更多的文物来继续解开这个谜团吧!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95)
狼文言文(狼文言文而顷刻两毙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 2024年04月25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4月25日

相关推荐

  • 末日尸皇(其中必须有主角收集物资洗劫超市的情节)

    如果你是男的请看右面:末世掠美记...

    2024年01月09日
  • 帅康热水器怎么样(帅康燃气热水器怎么样呢)

    帅康燃气热水器的优点就是热水速度快,可以达到即开即用,所以对于用水需求比较大的人来说帅康燃气热水器可以更快的满足自己的需要...

    2024年01月09日
  • 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在济南上山东实验中学是什么样的体验)

    我家宝宝今年已经毕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和孩子的感想,聊聊孩子的最初的感受,孩子初中毕业于济南市人数最多的初中,初中就是以学生成绩优秀且作业多课业繁重著称的,那时候初中老师给我们和孩子说:“实验很注重素质教育,你们上高中以后就会轻松啦。”其实...

    2024年01月12日
  • za洗面奶(欧珀莱和ZA哪个牌子更好呢)

    珀莱雅,质量我不想吐槽了。年轻时候用过,99块钱水乳霜精华防晒洗面奶全套正装那种,用了1/3弃了,想要改善皮肤的别碰。欧珀莱,资生堂旗下品牌,质量还可以,较滋润,适合大干皮。欧莱雅,欧莱雅旗下低端品牌,性价比可以,适合干皮。...

    2024年01月28日
  • 糗事(糗事笔顺)

    高中时,我们学校小卖部里已经能买到香烟了,老板把整包香烟拆散偷偷地卖给学生,5毛钱一根。班级里几个同学那时是老烟枪了,回到宿舍就买烟抽。...

    2024年03月01日
  • 迪丽热巴民国风造型(爱的阶梯主演有那些)

    剧中角色:张皓天(张睿饰)角色描述:平民之子,大学时代与宋子杨,路风为肝胆相照的好兄弟,毕业后应邀去了天成集团,在天成集团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化解了宋氏父子之间积压多时的矛盾和仇恨,感化了杨文鹏和路风,使他们回到正道,通过自己的诚恳和努力取得了...

    2024年03月13日
  • nescafe(哪种咖啡喝的人最多)

    1、蓝山咖啡(BlueMountainCoffee);蓝山咖啡原产于西印度群岛中牙买加(Jamaica)的高山上,其香气浓郁,口味甘醇,品质优秀,拥有各种优质咖啡的特点。是咖啡中的极品。但产量很少,价格昂贵,一般人难喝上真品,只能品尝到味道相...

    2024年03月14日
  • 韩国新村运动:五年实现农村现代化,成亚洲典范

    20世纪60年代前,韩国农村还是一派垂垂老矣,百废待兴的惨淡模样,但在短短十年的时间内,韩国农村就在彼时总统朴正熙的带领下,走上了逆袭之路,从韩国经济的"累赘"一跃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这项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革被誉为亚洲农...

    2024年03月18日
  • 合同变更(招标文件上的合同条款和格式可以更改吗)

    不是,招标文件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商务部分,一个是技术部分。你做商务文件的时候大部分的内容是按照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填写,同时也要加上施工方的要求。把你方的要求,条件,需要澄清的问题一并列出。...

    2024年03月18日
  • 王者荣耀上官婉儿(王者荣耀怎么才能玩好上官婉儿)

    王者荣耀上官碗儿连大公式是2331333。这套连招是上官婉儿最远的追击连招,大概的距离为中路己方一塔到敌方一塔,这也是上官婉儿强势的原因,只要对方中单四级不是满血基本都可以依靠大招秒杀对手或者逼出敌方中单闪现。...

    2024年04月21日
返回顶部